养出未成年“逆子”父母该怎么办?

8月4日,话题#警方通报14岁女孩校外被殴打#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养出未成年“逆子”父母该怎么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乌兰浩特市青年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李剑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在青少年青春期之前,如果一些行为问题还未解决,之后纠正就更加困难。如一些在暴力或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一旦与家长出现情绪对抗,是有可能反抗甚至暴力报复的。一旦成为常态,便为各种悲剧埋下祸根。所以,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出现问题,要积极和老师、心理医生等沟通,寻求帮助和指导,尽早解决问题。

李剑认为,对于一些因为年龄免于刑事处罚或未进入司法程序的孩子,可由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及时介入关注,如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到福利院、做志愿者等,通过一系列方法逐渐感化教育孩子。另外,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和家长沟通,找到孩子出问题的原因,指导和协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改变。

有多年未成年犯心理矫正经验的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指挥中心副主任郭良豹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所谓“逆子”有不同类型。第一种是依仗亲人溺爱的“窝里横”,离开父母的纵容到外面就“怂”了,并不惹是生非;第二种是真的性情暴戾,甚至经常斗殴等具备犯罪特质。

面对第一种情况,该怎么办?

郭良豹说,首先要找到原因。有人认为,“逆子”大多是在溺爱或缺爱的环境中养成的,这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虽然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但伤害父母等至亲的很少。所以父母也要从自身找原因。是否身边“有样学样”?是否成长环境中充斥暴力?找到根本原因,解开这个“结”同时,也可由家中有威望或能力的长辈、亲属、家长出面给孩子定规矩。当孩子或年轻人做出伤害父母这等极端行为时,要及时处理,绝不能心软娇惯,任由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家族乃至社区、社会合力纠正类似事件,无论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非常必要。

面对第二种情况,建议家人要及时寻求社会专业机构,如心理咨询、社区矫正、特殊学校、公安、司法等机关的帮助,由社会和法律进行纠正。不要等悲剧酿成再追悔莫及,应提前给孩子一个矫正的机会。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胎儿发育是否健康,准妈妈知道这3点就够了
下一篇:院士团队助“袖珍妈妈”圆梦 阻断致病基因遗传链条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