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发育迟缓?11月女婴体重仅7.5kg,确诊先天巨结肠,家长速查警示信号!

前些日子,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

“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最近发烧了,去了我们当地医院说是可能有巨结肠,我们也没听说过这个毛病,咋整啊?”上海常驻临沂的小儿外科专家梅董昱听完家长的描述,对孩子情况又做了详细的问诊。

一问才知道,怀里孩子个头虽然看着很小,但已经11个月大了,由于长期便秘,孩子体重才15斤,远低于同龄孩子的标准。

梅董昱医生将孩子收治入院后,带她做了下消化道造影,通过检查和病史,确诊孩子是先天性巨结肠。

消化道造影结果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小儿外科杨元爱主任联系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严志龙教授,共同拟定手术方案。最终,严志龙教授在临沂为孩子实施了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

通过该微创手术,切除了狭窄段和扩张段的肠管,保留了相对正常的近段结肠,保护了肠管的功能。目前,患儿已经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巨结肠术后的孩子早期仍有巨结肠肠炎的相关风险,需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管理。

严志龙主任(左)和梅董昱副主任医师(右)为患儿手术中

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为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在胚胎发育时期常因末段直肠或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导致肠蠕动的异常,进而引起近端肠管的扩张。

手术是根治这种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长期罹患巨结肠的孩子可导致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巨结肠肠炎——一种巨结肠引起的严重肠道源性细菌感染,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大部分孩子在新生儿期可以有胎粪排出的延迟,而后逐渐出现腹胀、排便次数减少等表现,通常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症状。如果肠病变段较短,可以在大年龄时才出现症状。虽然先天性巨结肠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对于长期便秘的儿童,仍需引起重视,及时来医院就诊。

通讯员 刘海清 

发布于:山东

上一篇:在催生这件事儿上,这个小城如何力压很多国家?
下一篇:别让贫穷耽误孩子!再苦再难,这 3 个生日必须隆重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