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绝经了,我娶你是给你养老吗?36岁剩女相亲被拒,原因很扎心

在网上看到一个传闻,感触很深。

36岁的小颜在父母的百般劝说下,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加了一场相亲

没想到,就遭遇了强烈的刺激。

刚一坐下,小颜就礼貌地与对方寒暄起来。

双方闲聊一阵后,对方自然而然的打探起了年龄。

当小颜大方地说出自己36岁时,对方一下子就沉默了。

过了一阵后,对方开口了,对方的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她:“36岁都快绝经了,我娶你是给你养老吗?”

小颜没有回答,内心一阵酸楚,起身匆匆离开了餐厅。

大龄剩女的困境

后来,小颜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真正让她崩溃的不是这句话本身,而是对方说出时那种“理所当然”的神情,那就像在评价一件过期商品,眼神里没有丝毫尊重。

从男性择偶偏好来说,大部分男性在选择伴侣时,往往更倾向于年轻、生育能力强的女性。在他们眼中,女性的生育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价值。

大龄剩女在相亲时,常常因为年龄问题被一票否决,哪怕她们有着高学历、高收入,在年龄这个硬伤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同时,一般人眼中,大龄未婚女性是有问题的,要么性格古怪,要么要求过高,一些人的行为也助长了这种刻板印象。

大龄剩女也知道自己面临的困境,这给她们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据一份叫《女性年龄焦虑调查报告》的研究显示,82%的30+女性曾因年龄相关的负面评价产生自我怀疑,其中41%出现过短期抑郁情绪

而这件事最后,最让小颜感到哀伤的,还是父母的态度。

当她向父母袒露心声,诉说困难的时候,父母却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他说的也没错,你都这个年纪了,眼光别太高了。”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晓妍。

这件事说明了,对大龄剩女的认知不单单是男性所有的,连父母这样的“局外人”居然都有这种看法,让人觉得遗憾。

一句话如何让人破防

从心理学视角看,这类攻击性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身份否定”。

每个人都在社会互动中构建“前台自我”,即我们希望展示的职业身份、人格特质等。

而“你快绝经了”这类评价,直接将女性构建的“前台自我”撕碎,强行贴上“生育工具”的标签。

这种否定之所以极具杀伤力,是因为它精准命中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核心规训:生育价值是女性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更重要的伤害在于“双重束缚”的心理困境,所谓“双重束缚”,就是被质疑着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这是最让人难受的。

小颜既愤怒于对方的物化思维,又忍不住陷入自我质问,是不是我真的错过了最佳生育期,就该被社会淘汰?这让小颜寝食难安。

据调查,这种矛盾心理在大龄单身女性中普遍存在,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失调”,就是说,当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评价产生冲突时,人会本能地怀疑自己。

数据显示,大龄未婚女性的焦虑程度,比已婚女性高出27%,其中与年龄和生育关联焦虑占比最高

最残酷的是,由于固有的社会认知,这种伤害往往会被合理化。

比如,在小颜向父母倾诉时,父母看似劝告和体谅,实际上是二次伤害。

这种来自亲密关系的二次伤害,让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

心理学上将其称为“有毒的共情”,亲人看似在体谅现实,实则在强化女性价值就是生育价值的认知,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

大龄剩女不受欢迎,也是婚恋市场上男性和女性固有身份的认知作祟。

越优秀的女性越不受欢迎

在某婚恋平台的后台数据中,藏着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

30岁男性的资料页浏览量会随收入增长稳步上升,而30岁女性的浏览量则出现断崖式下跌。

大龄女性拥有的高学历、高收入等优势,在男人眼里,反而成了劣势。

在传统认知里,男人的职责就是赚钱养家,女人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尽管时代进步了,女性也在工作学习,但男人在择偶时,还会天然的存着这种固有印象

据调查,男性对女性的理想择偶年龄集中在22-28岁,超过30岁后,每增长1岁,被选择概率下降百分之十。

这种年龄歧视,本质上是父权制社会“女性资源化”思维的延续,将女性的生育能力与青春容貌视为可量化的“资源”,且这种资源会随时间贬值

小颜的例子中就是如此,对方对小颜的其他条件一律不关心,只关心小颜“是否绝经”,还能不能生孩子。

这种固有思维之顽固,在少子化的今天,依然如此,说明这是刻在社会认知深处的,就算不生孩子,也会自然的这么想,几乎不假思索,这也是社会规训对男性的影响。

对于女性来讲,如何突破这种“越优秀越不受欢迎”的认知对自己的束缚,首先是“认知重构”

比如,大龄女性可以通过“价值清单”的列举打破年龄焦虑,在纸上列出10项个人价值,如职业成就、人际关系、创造力等,然后标记出哪些与年龄无关。

当你清晰看到自己的价值维度有多丰富,就不会被单一评价绑架,你可以用“多元价值”替代“被规训的价值”,重建心理防线

社会层面也可以有一些缓解焦虑的办法,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推出“冻卵补贴”政策一类的,既然大龄未婚现象是所谓“现代病”,那就用现代的办法解决。

实际上,随着社会进步,女性的初婚年龄在上升,在北欧国家,35岁以上女性的初婚率占比达近四成,就算在中国,这个比例也有快两成了。

所以,这个现象其实很正常,只不过社会认知需要跟上,这也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